京芷星座网

八字命理的前世今生:从先秦到两汉的发展历程揭秘

佚名

八字命理学作为我国独有的一门数理学,在民间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为广大民众所熟知,成为易学领域的重要标志之一。那么这一门数理学究竟是如何产生、发展,并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呢?本文希望通过回顾历史,揭示八字命理学的“前世今生”,与大家分享八字命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历史就像一条河流,总是带给人回忆和邂逅

先秦两汉:思想基础与工具改进

命运这个概念很早就产生了,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命”这个概念,比如《论语》里就有“不知天命,不为君子”这句话,在其他先秦经典中也多次出现了命运这个概念,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了命运这个概念。

什么因素决定命运?早期先民认为是鬼神或“神”(商朝)。周人由原始神灵转向理性现实,信奉“天”,并创造性地提出“德”的概念,认为只有符合“德”的人才能得到天命。特别是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思辨论证,到了汉代,天人合一、天人互动的思想逐渐成为主流。加之东汉谶语理论的盛行,“天”逐渐成为拟人化的神。

八字命理_八字命理的各种命格_八字命理免费算命

董仲舒

东汉思想家王充在批判天人对应论和谶语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天是自然的,无有意志;万物,包括人,都是“气”的生灭;人的“性情”和“命运”是由生命之初的“气”决定的。人的“气”的好坏,是父母给予的,从而影响其一生的命运……(详见其所著《论衡》)

王充与伦衡

可以说,《论衡》中的这些观点为传统命理学的探索提供了一个起点:初始之气奠定了命理学的思想基础。可以说,王充是中国命理学的理论先驱。在《论衡》中,王充尝试通过“骨相术”的方法探索“气”,预测命运。接下来,一种探索“气”的方法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干支符号体系也在汉代得到全面成型和定型,并进入了官方历法体系。这样,具有表征天地阴阳和五气功能的干支符号命理学,很快就成为命理学的描述工具,为八字命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整套工具。可以说,到东汉末年,八字命理学已经具备了形成的一切条件。

八字命理的各种命格_八字命理_八字命理免费算命

魏晋至隋唐:方法的构思与初步形成

魏晋时期,人们开始利用出生时的干支,尝试模拟“先天之气”的特性,预测命运。例如《魏书》中的关鲁、《晋书》中的戴阳等,都利用出生年份与年运年的关系来预测寿命。

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仍,激发了许多文人对命运的思考和探索。南朝刘骏写了一篇专门论述命运的文章《定命说》,提出“命塔罗牌阵,天意也”,并界定了“命”的范围。同时,北朝的孙邵、魏宁也被正史记载为善于预测运势的术士。其中魏宁预测北齐武成帝的命运,所用的方法就是“入墓算命”,可见这一阶段各种算命方法已初具规模。

隋唐:命理学的发展

隋唐时期星座分析,经过几百年的沉淀,八字命理学经历了一次爆发式的发展:首先是隋朝开国公萧姬撰写的《五行大义》,汇集了先民们对五行的各种理论,提出了许多基本规律;初唐吕才撰写的《初解命理》,首次从技术角度判断古人的命运,运用纳音、辟邪、刑罚、冲合等方法八字命理,已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中唐李虚中总结前人的成果,形成了第一个完整的命理体系——八字命理学,成为八字命理学的一件大事。

八字命理_八字命理的各种命格_八字命理免费算命

李旭忠——算命大师

李绪忠,字长荣,魏州人,祖籍陇西狄道。贞元年间进士塔罗牌占卜,任内阁御史。唐代为相士。《李绪忠算命书》相传为鬼谷子所撰,李绪忠注。

李绪忠最大的贡献,就是构建了第一个算命的理论模型,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算命”古八字模型。那么,这个模型到底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先从一篇碑文说起。

李绪忠去世后,韩愈为其撰写了墓志铭:《内侍李俊墓志铭》。在墓志铭中痣上长毛,我们可以了解到李绪忠的事迹:

“我年轻时好学,什么都懂,尤其精通五行,能根据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推算出这个人的生辰、旺衰、死期,还能预测出这个人的寿元、贵贱、福气,我总能算出一个人的出生年份和时辰,而且总是准确的。”

八字命理的各种命格_八字命理_八字命理免费算命

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得知,李绪忠是利用出生的年、月、日、时(也有学者认为是年、月、日)“八字”(也有学者认为是“六字”)来预测人的富贵、贫贱、寿比南山等事,而且这种方法的准确率很高。

李旭忠的《命理书》被认为是算命学的经典之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算命学的几个特点:

1、年干支是算命的主要因素。年干代表“福”,年支代表“命”,年支代表“身”,这就是“三元”。

2、四柱结构:胎柱、月柱、日柱、时柱。其中后世流行的八字中省略了“胎柱”二字。

3、根据纳音五行推导而来。

4、利用神灵、辟邪物来帮助算命。

八字命理_八字命理免费算命_八字命理的各种命格

5、提出“三运”等运气法则。

算命的历史值得研究和探索

由此可见,李绪忠《命书》确实构建了一套完整、系统的算命模式,在八字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鹿命法虽然与现在流传的子平法有所不同,但已初具规模,是子平法的前身。从唐代到宋代,除了受印度影响的“星象学”外,“鹿命法”在南宋开始兴起并达到主导地位,直到明初影响都很广泛。

宋明时期也有不少算命的著作,如《玉照鼎真经》、《五行经集》、《兰台妙宣》等。更多的算命著作尚待考古发现。至今算命语言中有时还出现“山火”、“溪水”、“剑锋金”等表达,说明算命的影响仍然存在,其有价值的作品有待发掘。

参考:

陆知己:命运的探寻,上海书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