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芷星座网

(李向东)古希腊文学作品中的“命运”与“份额”

佚名

4.古希腊哲学家的命运

世界文明主要由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组成。 西方文化是在古希腊、古罗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古罗马文明强调理性、秩序、法律; 而古希腊文明是一种诗意的浪漫主义、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结合,催生了古希腊辉煌的古希腊神话和悲剧。 在古希腊的世界里,我们的命运是由众神决定的。 只是我们不知道细节,无法改变结果,但我们还要继续生活。 无论幸福还是痛苦,我们只能接受这个安排,完成这个安排,继续生活。 这就是一切。

在古希腊文学作品中,戏剧是最有成就的作品之一。 在希腊悲剧中,命运似乎构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 命运成为一切的根源。 希腊悲剧英雄的背后,总隐藏着某种不依赖人、也不依赖神的神秘力量。 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发挥着巨大作用的神秘力量,就是所谓的命运。

当然,我在这里无意讲戏剧,我只是通过这个现象看到了古希腊人的命运观。 在古希腊语中,“命运”的基本含义是“分享”。 每个人的份额早已注定,这就是命运; 或者说,当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命运女神就在为他捻线,而线的长度是预先确定的。

敬畏上帝、顺服上帝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主题。 但命运往往凌驾于上帝之上,因为不仅人必须接受命运的安排,就连上帝也必须服从命运的安排。 命运意味着人的有限性和人性的某种缺陷。 正如经典悲剧人物俄狄浦斯所说:“我们决不能与命运抗争。”

古希腊悲剧是狄俄尼索斯与阿波罗的结合。 酒神狄俄尼索斯象征着生命的流动,冲破一切束缚,不顾禁忌。 狄俄尼索斯的性格揭示了意志与现象、苦难与荣耀的矛盾; 太阳神阿波罗象征着光明和限制。 它代表了个体化的原则,并利用这个原则构建了一个美妙的幻象来消除世界上的痛苦。

古希腊文化将人类悲剧理解为人类自由意志与命运之间不可避免的、永恒的冲突。 一个人能否解开命运之谜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承受命运的重量。 古希腊人进一步提出了“命运”的问题。 既然人本身是无辜的,难道一切灾难都是外力造成的吗? 人类的悲剧真的与人本身无关吗? 这种深入的追问将人们推向无可逃避的地步星座性格 ,促使古希腊文化对人类存在的多重维度进行反思。

命运安排的句子说说心情_命运安排什么我就接受什么_命运安排

人在命运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但他们可以寻求善良,高尚地忍受痛苦,接受死亡。 这将正义置于人道主义的中心,让他们接受命运的折磨。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认为古希腊文化存在理性和非理性。 悲剧体现了古希腊人健康的人生价值观。 生活是痛苦的、危险的,但他们并不否认生命的价值。 相反,他们敢于面对生活,不是去肯定生命本身,而是赋予生命价值。

有人问为什么古希腊文明没有被列入世界四大文明之列。 这是因为在国际上它们通常是按照文字和政府出现的时间来排序的。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Mesopotamian Civilization,位于伊拉克)距今约有550O年历史。 希腊、罗马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联系最为密切,是在相互入侵和交流中发展起来的。 因此,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一般不单独提及。 我们的黄河文明大约有3500年的历史。 事实上,还有一个经常被人们遗忘的古老文明——犹太文明。 犹太文明已有近五千年的历史。

说起古希腊,就不能不说“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他们的命运观又是怎样的呢?

1.苏格拉底

在欧洲文化史上,苏格拉底与中国历史上的孔子有着同等的地位。 他是西方思想的鼻祖之一。 他是像孔子一样的教育家,但他没有自己的学校或教室。 苏格拉底是女智者狄奥蒂玛的弟子。 声称有“神迹”相伴,预测命运。 他认为人的灵魂是永恒的,灵魂会转世,

他生活清贫,常年穿着普通单衣,经常不穿鞋,吃饭也不讲究。 他说:“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微笑,我们还需要什么!” “我们的需求越少,我们离上帝就越近。” (这是圣人的形象,是活人的形象。后巷的颜回,这是《孔颜的幸福》)。

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是上帝赐予雅典人的使者,他的使命就是寻找人们一起讨论问题,启发他人,整天探索真理和智慧。 所以他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街头度过的。 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一名助产士,我想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一名精神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自己的思想。”

命运安排_命运安排的句子说说心情_命运安排什么我就接受什么

他还把自己比作一只牛虻,相信上帝把他赐给雅典,目的是利用这只牛虻来刺激这个国家,让其从沉睡中醒来。 他知道这样做会让很多人讨厌他,会踩死他的牛虻,但他又不能违背上帝赋予他的使命,所以他冒着生命危险(这与孔子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样的)知道你做不到”,这就是“命运”)。

苏格拉底的教义是神秘的。 他认为上帝是世界的主宰,世界万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上帝的安排和注定。 这就是苏格拉底的命运观。 他认为智慧就是对无知的自知之明。 他说:“我一生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对一切一无所知。” (这就是老子的“知不知道还是问题,不知道是病”。)。

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苏格拉底要求人们进行“精神转向”,将哲学从对自然的研究转向对自我的研究,即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他是第一个将人类问题作为哲学主题的人。 他认为哲学的目的是“认识自己”。 他反对对自然的研究,认为这是亵渎神明的。 他还相信大自然是无穷无尽的; 一切都在变化,因此获得的知识是不确定的。 (这与庄子的“吾生也有极限,而吾知无极限,有极限而从无极限!”是同一个意思)。 苏格拉底想要追求一个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所以他不能向外看,而必须转向自己,研究自己。 他的名言是“认识自己”(这与佛教中的“知心见性”是同义)。

苏格拉底的灵魂理论明确将灵魂视为与物质有本质区别的精神实体。 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生灭无非就是事物的聚散。 他明确对立精神与物质,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他还将早期希腊哲学家的警句伦理思想提升到了哲学的层面。

关于苏格拉底的死,众说纷坛,但从相关记载来看,当时的法律规定,他可以通过缴纳少量罚款来避免死亡,即他不必选择死亡。 但他是一个懂得命运、关注自己灵魂的人。 他相信一切都是上帝巧妙而刻意的安排。 他意识到死亡是上帝对他的召唤,所以他为什么要犹豫呢? 苏格拉底喝下毒酒之前,他的朋友悲伤地说:“亲爱的苏格拉底,我多么不希望你被这样不公正地处决啊!” 苏格拉底俏皮地说:​​“朋友,你难道不希望看到我被公正地处死吗?” “我们分道扬镳的时候到了。是活在这个世界上好,还是死了好,只有上帝知道。” 最后他说:“对于哲学家来说,死亡。它是最后的自我实现。它是最渴望的事情,因为它打开了通往真知识的大门。灵魂摆脱了身体的束缚,最终达到了王国。”光。” (这就是老子说的:“哎呀。那么如果有一个大病人,我就有一个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有什么麻烦呢?”完全一样。)

苏格拉底有句话值得深思:“未经审视的人生是毫无价值的”。 这句话提醒我们:我们审视过自己的生活吗? 或者说,你的生活是在一种朦胧的状态下度过的吗?

2.柏拉图

命运安排的句子说说心情_命运安排什么我就接受什么_命运安排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在西方的地位类似于孟子在中国的地位。 他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 苏格拉底开启的哲学篇章在柏拉图那里得到了深入发展。 他以苏格拉底的概念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座思想的哲学大厦。 他的哲学体系可谓博大精深。 在西方哲学的各个流派中命运安排,很难找到一个流派没有吸收他的思想。 在后世的哲学家和基督教神学中,柏拉图的思想保持着巨大的辐射力。 直到近代,西方哲学还没有摆脱柏拉图思想的控制。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世界由“理想世界”和“现象世界”组成。 如何理解这两个世界? 柏拉图说,灵魂等于理念。 灵魂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和基础。 它是永恒不变的,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现实世界只是由现象组成的观念世界的一个微弱的影子。 ,表现出一些变化的特征。 柏拉图说:“灵魂是一切已经存在、现在存在、将要存在以及与此相反的事物运动的最初源泉和原因。” 灵魂不朽,永远存在。

柏拉图的世界观是这样的:上帝首先创造了世界的灵魂,然后创造了物质,最后创造了人。 人类的创造顺序也是先创造人的灵魂,再创造人的肉体。 人是宇宙的一个缩影,是全息的、完美的,所以他认为人是万物的精神。

柏拉图从“理想论”出发,提出了理想论和回忆的认识论,并以此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天赋,天赋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类的灵魂中。 因此痣相图解,知识不是物质世界的感觉,而是观念世界的记忆。 教学的目的是恢复人们固有的知识。 教学过程就是“回忆”思想的过程。 这句话颇有点佛家“心外无有”的意思,与王阳明“兴良心”的思想是一致的。

既然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上帝创造了一切,灵魂是真实的,行为只是影子,那么人的行为和命运只能由上帝来决定。

为了解释“理想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讲了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 我觉得这个比喻很好地说明了智者与普通人的区别:山洞里有一群囚犯,他们的手脚都被绑住了。 他被绑住了,无法转动身体,只能背对着洞口。 他们前面有一堵白色的墙,后面有一团火在燃烧。 在那堵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以及他们身后的火光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其他东西,囚犯们认为这些影子是真实的东西。 终于,一名男子挣脱了枷锁,摸索出了山洞。 他第一次看到实物。 他回到山洞,告诉其他囚犯:“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东西,山洞、火、人都是真实的。” 不幸的是,在那些还被绑着的愚蠢囚犯眼里,发现真相的人似乎逃脱了他的追捕。 更愚蠢的是,他们出门前还固执地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世界上什么都没有。 大家应该都明白了,跑出来的人是智者如愚者,而嘲笑他的人则是天下苍生(这些人就是老子所说的“笑人”;孔子所说的“肉人”;王阳明所说的“愚人”。

中外圣人总是语重心长地传道,试图唤醒我们这些无知的老百姓,可惜我们总是固执地自以为是,充耳不闻,固守着自己的无知。 我们正如柏拉图的名言所描述的那样:“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是两倍的无知”。 儒家、佛教、苏格拉底、耶稣等发现真理的智者都摔断了腿,胡言乱语,但我们不为所动。 ,沾沾自喜。 老子、庄子知道我们固执,所以他们就按照自己的方式享受生活。

命运安排的句子说说心情_命运安排_命运安排什么我就接受什么

柏拉图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懂哲学的人只能看到那些影子,却不知道它们是“空”和“虚无”,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在的事物。 柏拉图还将太阳比作正义和真理,强调我们看到的阳光只是太阳的“形式”,而不是其实质。 他还相信真正的哲学原理是无法言说的。

3.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 他是一位罕见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知识的广度令人印象深刻。 我还没有找到比他知识更广的人。 也许列奥纳多·达·芬奇不太情愿。 数一数。 亚里士多德对哲学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 他坚信世界基本上是完美的,根本不存在进化。 亚里士多德的先进思想直到近几十年才被世人充分认识。

亚里士多德认为,身体是物质,灵魂是实体。 灵魂分为三个部分:理性、感觉和营养功能。 他将《论灵魂》列为“第二哲学”的范畴。 在《论灵魂》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生物都有灵魂:植物有“吸收营养的运动”或“灵魂”,动物除了有“营养”的灵魂外,还有“感觉”、运动的身体。 除了这两个灵魂之外,人类还有一个“思考”的灵魂。 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无法感觉,尤其是无法移动周易算命,使得植物灵魂和动物灵魂之间的区别非常明显,这就像有生命的东西和无生命的东西之间的区别一样大。 这符合人们对灵魂的概念,因为当人们谈论灵魂时,他们谈论的是动物灵魂,而不是植物灵魂。

他说:“潜在的生命和‘存在’不可能没有灵魂,而是有灵魂……”身体是潜在的生命,并且已经潜在地拥有灵魂; 灵魂是“一个可能活着的自然身体。“形式”是实际的(实现的)生命。自然的身体当然是生命的支撑,是从“下面”支撑生命的“存在”。作为生命的“存在”,它必须有灵魂星座占卜 ,只有获得灵魂后,生物才能“成为”生物,并且“成为”生命的本质。不再活着:它死了,分解成组成它的元素(这可能有点难以发音,但你对此无能为力,这就是西方哲学语言的方式。)

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有感情和意识。 他认为,我们平时的行为之所以发生,是灵魂促使我们行动,而我们的行动又源于灵魂,所以命运是必然的、注定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沉思的幸福是人所能拥有的最好的幸福。 他说:“生命的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生存。” (这与佛教的追求是一致的,肉身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通过心灵达到觉醒的状态)。

命运安排的句子说说心情_命运安排_命运安排什么我就接受什么

他说:“人们认为我很聪明,但实际上我什么都不懂。” (庸俗之人之所以庸俗,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庸俗,而知道庸俗的人就不庸俗。)

关于人生规律,他总结道:“人生充满机遇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最大的不幸就来了。” (这就像硬币两面的原理,一面是显性的,一面是隐性的,一面是阴性的。阳痣相,福祸相依,同时到来。也是老子的“福从有祸的地方来,祸从福的地方来。”)

思考人类文化真的很有趣。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位师生的传承,与中国儒家师生的传承非常相似。 孔子传给曾参,曾参传给子思,子思的弟子传给孟子。 烟花是代代相传的。 孔孟知道天命,苏格拉底显然也知道天命。 从柏拉图的说法来看,他的“理想世界”显然是指“天命”,而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灵魂就是实体,这是无关紧要的。 这不同于说灵魂是“真实的自我”而身体只是物质。

总之,古希腊人意识到,黑暗中似乎有一种力量决定着人们的命运。 这种力量是人们依靠道德修养或善意所无法超越和克服的。 这是人们无法逃避的命运。 同时,古希腊人虽然不断寻求与上帝和解的方法,但他们认为人类的悲剧并非来自人类的行为,而是来自上帝的意志,因此他们并没有放弃与上帝作斗争,以赢得人类的尊严。 。 证明人类行为和福祉合理的机会。 在《游叙弗伦》中,柏拉图质疑上帝的正义。 他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必须寻求更高的标准来统一诸神,这就是超越诸神的“善”。 “善”将原本互不相关的神、人、世界统一起来,形成统一的宇宙秩序和价值原则。

其实,在苏格拉底之前,古希腊有很多伟大的哲学家,比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 犬儒学派的毕达哥拉斯、色诺芬尼、德谟克利特和安东尼。 Tisthenes等。他们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自然和世界的起源上,所以这里不再赘述。

(这篇关于命运的文章一共有十二篇,有兴趣阅读的可以加我微信rdtpys查看我的公众号。)